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風景

1970年代初,席德進的作品多描繪台灣鄉野風景,此作有相似於水彩的構圖模式,即地平線位於橫幅下方六分之一處,遠山稍高於水平中線、建築體則稍低的畫面分安排。山外的天空、前景地面之處,若為水彩則多以暈染,然素描作品則予以留白。即便僅記錄大致結構體,布局上,畫面仍有水彩、水墨風景畫慣有的左右延展、向景深推延的效果。 由前方一支接近畫幅邊緣的雙臂路燈、下方停車交通標誌、左側進站的汽車、以及右方的行政辦公室,可知此處應為高速公路收費站。由作品的紀年推斷,1970年代時任行政院院長的蔣經國(1910-1988)先生提出「十大建設」,南北高速公路正是建設計畫的其中一環。中山高速公路於1974年七月二十九日的三重到中壢路段率先通車,推斷此畫作畫時間不早於此。 席德進的素描作品中,多為人物、風景建築、器物、動植物等類。風景時有都市場景、現代建築、工業發展與山水的並置,記錄著現實生活的變化,然數量較少。此作為國美館席氏典藏中唯一以收費站作主角的作品,國道營運除了是該年度的重要事件,對畫家更直接的影響或許在於日後的踏察得以搭配高速公路,每每穿過收費站門柵,更能自如地走訪台灣的鄉野。 出處:阮湘芸,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約1974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