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北北門

1970年代,席德進遊歷各地觀察建築,並以照片、寫生記錄古蹟的空間、色彩,這時他創作出許多相關的作品,形成了一系列特殊的古建築主題。席氏以斜側面角度呈現台北北門,讓側面的山牆、雙重的燕尾都顯露無遺,完美地容納了古建築的特點。他將畫作重點聚焦於屋頂,背景留下大量空白,用繁複的線條描繪出屋頂磚瓦與燕尾形狀,下方紅磚砌成的牆面則以黑色填滿表現,韻味十足,發人深想。 席德進對古建築的紀錄大多重於外觀,凸顯屋頂、屋脊等。他筆下的古建築往往被抽離成「線」與「面」,消弭內外空間的關聯性,透過建築的個別部件帶領觀者進入其獨特的審美視角。席氏作此畫時,適逢北門高架橋建造前,他正好記錄下其尚未遭到遮蔽、修復時的原貌。除了古建築圖像紀錄外,席氏對古建築的意見、論述,也影響了時人對古蹟的關注,進而引發後續相關的保存活動。 出處:周鈺晶,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74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