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古厝一角

1970年代,席德進遊歷各地觀察建築,並以照片、寫生記錄古蹟的空間、色彩,這時他創作出許多相關的作品,形成了一系列特殊的古建築主題。不同於水彩、油畫,素描能使觀者接收畫家第一時間對景象的視覺觀點。這幅畫中,席氏站在一排街屋的斜對面,朝著路面延伸的方向,用簽字筆勾勒一片寧靜的景色。筆觸不拖泥帶水,簡潔有力。橫向的房屋佈排、縱向而筆直的建築線條、街邊的腳踏車、電線桿,讓畫面整齊又足具生活感。 畫中街屋為傳統一層樓平房,席德進細膩地勾勒出斗砌磚牆、層層出挑的磚砌栱頭以及緊密排列的直櫺窗。隨著景色向後,房屋的細部描繪愈發簡潔,卻還是能看見席氏對古厝主要部件的描繪。傳統建築勾起了席氏幼時的記憶,也影響了許多台灣學子對此的關注,進而引發後續的相關的保存活動。古建築成為席德進連結中國記憶與台灣在地情感的橋樑。 出處:周鈺晶,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