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1977年七月席德進受邀前往金門研究古屋,他在此時於金門進行半個月的觀察寫生,拍攝古建築,留下許多珍貴具史料價值的照片。他曾說:「我們只有回向歷代古屋去找回我們自己,古屋的面貌即是我們自己的面貌,古屋之魂,正是中華民族之魂。」在金門期間,席氏攜帶著簡易的畫具與相機,有時由當地人帶領,有時則自己在巷弄中漫步穿梭尋找,偶遇一間氣勢雄偉的古廟,或是恬靜別緻的村莊角落,即駐足停留捕捉古鎮的風采。此幅《屋》,他捕捉金門彎曲巷弄小徑一隅的景致。畫面中央民宅建築的屋頂,有著金門建築常見的大馬背,其有力的曲線造型,成為畫面中心的視覺焦點,並與周圍建築結構的直線,形成曲直交錯的趣味對比。金門人因向外經商,建築混融著西方與南洋風格,在此經常可見結合中西風格的洋樓式建築。此巷弄空間高低錯落,散逸著古鎮親切、古樸的氛圍。 出處:楊佳璇,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約1977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