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看牛童與水牛

李鳴鵰(1922-2013),出生於桃園大溪,後移居台北經營中美照相器材行並推動攝影活動,2013年因肺炎病逝於台北新光醫院,享年91歲。曾任台灣省風景協會、中國攝影學會、中國美術協會、台北攝影學會共同發起人,並為台灣第一人的日本寫真協會正式會員,是民國初期台灣攝影史上重要攝影家之一。因早期至廣東嶺南美術學塾學習水彩畫和本身個性影響,作品畫面構圖嚴謹具繪畫意境。 此幅作品以人物為中心構圖,草叢、小溪和田野作為陪襯,視覺感受呈現安定、均衡感。牧童雖看不清表情,但視線引導至水牛上,牛童和水牛呈現一高一低的狀態,一個在路上一個在水裡,更顯現出視覺對比的趣味性。攝影家客觀且敏銳的觀察力,捕捉下當時習以為常的景色,牧童大大的斗笠下,瘦弱而堅強的身影,反映台灣農業早期兒童須分擔家務的情形。「橋」在李鳴鵰作品中時常出現,這樣的主題蘊含其經歷和回憶移情。本作品右下方題有作品資訊:「看牛童與水牛2/15 李鳴鵰1948」字樣。 出處:柯惇敏,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1。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48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