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雪後(新英格蘭冬)

蘇秋東(1911-2012)出生於新竹,八歲時進入新竹第一公學校就讀,自小便接受西式教育,1926年就讀臺北師範學校,師事石川欽一郎(1871-1945),畢業後前往基隆教書並入籍當地。1930年,他以〈初秋〉入選第四回臺展,從此,蘇秋東踴躍參與臺展、臺陽展與府展,輝煌的得獎紀錄使得他成為畫壇新星。1947年,在二二八事件波及下被拘禁四天,次年便逐漸淡出臺灣畫壇,轉向藝術教育,並返回故鄉新竹從事農作。1973年後,蘇秋東移居美國,直至2003年才返臺並定居。 從畫家、農夫,再到畫家,乍看之下毫不相干的身分轉變,卻也給予蘇秋東畫面上的啟發,似乎更帶有點野生、鄉土的味道。1980年代在世界各地遊覽的他描繪許多當地景色,此幅《雪後(新英格蘭冬)》便是他精心創作的英格蘭雪地一景。聳立的枯枝、畫面中央的方正棕色屋舍首先穩定了作品整體結構,其餘的背景、物件以及細節均經由一定程度的模糊化處理。從畫面前景與後景繁密茂盛的楓紅小草、樹木,再到日光自畫面右上方打下來,在積雪上形成清透的藍、灰色色塊,種種元素的綜合表現,賦予畫面寫實且帶有詩意的光影變化。而蔚藍天空中夾雜的昏黃光芒,不僅呈現出黃昏景象的朦朧氛圍,在整體畫面色彩上更達到了相互對應、彼此融合的和諧樣貌。 出處:鄭婷,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83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