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魚躍龍門

蔡九五(1887-1958),本名我,字秉乾,號鷺洲村人;臺北蘆洲人。幼時隨秀才李種松(1854-1930)學習漢文,亦喜丹青;日治時期接受新式教育,後經商。中年至中國考察時,偶觀上海畫師吳松(生卒年不詳)鯉魚畫作,決意重拾畫筆隨其學畫,回臺後日益研究,遂以畫鯉魚聞名,氣韻生動,論者謂為東州第一。此外,他以擅長的傳統繪畫風格參選全島書畫展,另以寫實的臺灣風景畫參選臺展入選臺三、臺四,成為地方知名人物。 本件紙本設色作品,描繪鯉魚躍水而上之景,魚兒頭朝上奮力甩尾,遠方背景鉤染瀑布流水,頗有鯉躍龍門之寓意。畫面簡潔乾淨,畫家仔細描寫鯉魚之身型特徵,碩大肥滿的身形與充滿立體感的閃閃鱗片,與傳統寫意畫法不同;這類帶有寫實、光影變化的工筆設色表現,透露出日本四条派繪畫的影響。 右側落款「秉乾」。鈐印白文「蔡九五印」、朱文「秉乾」。 參考資料:崔詠雪(2004)。在水一方 :1945年以前臺灣水墨畫。臺中 :國立臺灣美術館。 黃琪惠(2012)。日治時期臺灣傳統繪畫與近代美術潮流的衝擊(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出處:巫伊婷,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1。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