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菊花

龔植(1869-1943),出生於中國福建省泉州晉江,字樵生,號亦樓,後遷居廈門鼓浪嶼。其父為清末泉州收藏家龔顯曾,故受家學薰陶,詩書畫印兼擅,工畫花鳥,有畫院甜熟之習,書畫作品流傳於閩、廈、港澳、東南亞等地。清光緒初年曾來臺,居於臺南,後往臺北,不久即返鄉。 菊花是梅、蘭、竹、菊四君子之一,經霜不凋,故有長壽之喻。〈南昜壽卉〉描繪兩色菊花折枝,橙色一束由畫面左側向右伸出,紫色一束自右下方向畫面中心斜出,形成X形構圖。龔植於題跋中自言此畫模仿清初花卉名家惲壽平(1633-1690)之法,畫中花卉採雙鉤廓填,花瓣上加以多條細線紋路,綠葉用沒骨法,以濃墨勾寫葉脈,筆法不似南田工謹,卻有自由率意之姿。 作者款識:「南昜壽卉。庚辰中秋,摹壽道人灋,即似。慧運先生大雅正,樵生龔植作,時年七十有一。」下鈐二印:白文「龔植之印」、朱文「樵生作畫」。引首章:朱文「偶識畫理」。左下一印:朱文「晉江龔樵生七十歲以後所作」。 參考資料:莊芳榮主編(2010)。臺灣先賢丹青書畫展圖錄。臺北市:臺北市文獻會。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2003)。丹青憶舊:臺灣早期先賢書畫展。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 出處:李如珊,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1。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40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