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運動系列之八

在過去,蒲添生在日本雕塑家朝倉文夫門下,被要求以身、心的方式進行創作,面對物象時,是以記憶性與主觀情感的表現,除了外在的形體描摹,內在的氣韻也是重要的,其藝術的追求與努力不懈的精神均體現在作品中。在1988年,蒲添生驚豔於漢城女子體操的轉播畫面,透過雕塑,將運動員力與美的姿態捕捉下來。 蒲浩明曾針對父親的《運動系列》評論道:「《運動系列》傳達了瞬間動作,同時也暗示了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量。人體的重心不再是雕塑作品的重心,而是一線條的韻律,如書法之屬於線條。人體體操的極限線條是一種美,書法在狂草的極限狀態下也是一種美,兩種都是一種生命美的呈現......他把運動中的人體當作藝術上的線條來看待。那是一種生命線條,它是屬於孔子所言的「逝者如斯」的韻律波動線條。這些線條在瞬間的動作中被蒲氏急速的凝固了。」 在《運動系列》,我們可以看到蒲氏突破了以往古典寫實的雕像,轉化為概念式的半抽象作品,以流暢簡約的線條表現運動員的動勢,〈運動系列之八〉表現出人物後空翻的過渡性動作,女子的雙手展開,好似擁抱的姿態,肢體的極限與良好的柔軟度都具備了充沛的生命力,整體呈現出自由、自在的態度。 出處:羅子喬,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88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