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運動系列之三

前輩雕塑家–蒲添生在1932年從日本畫科轉為雕塑科,1934年進入朝倉大夫雕塑私塾,經過傳統師徒制的長期學習與訓練,前期的工作從準備泥土、掃庭院、擦地板等基礎開始,三年後才逐漸從古典的石膏頭像、胸像臨摹著手,接著才是人體模特兒的雕塑習作與創作,蒲氏曾提及,在這段留日期間,在朝倉文夫的工作室因為有人體的骨骼模型,可以就近研究整體的骨骼結構,還能局部拆卸觀察,藉此增強對人體結構的認識與了解,透過解剖學研究更加熟悉人體骨骼、肌肉動勢與塊面之間的關係,幫助了蒲氏的創作表現。 受到1988年韓國漢城奧運電視轉播的影響,蒲添生將一幕幕選手們的肢體動作,進而發展《運動系列》,本件〈運動系列之三〉將人體獨有的姿態與曲線呈現出來,主角的頭往下傾,雙手展開宛如飛翔的姿勢,雙腳一隻在上、一隻在下,整體呈現大弧度的動態,在這運動的瞬間,即便是高難度的動作,也被詮釋得優雅迷人,整體充分展現出充沛的意志力與生命力。 出處:羅子喬,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88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