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瀑布

1970年代勤練書法的席德進,在畫面中的線條表現更為有力,而此時適逢其關懷鄉土的創作時期,台灣陡峭的狹長地貌,也成為其畫作題材,他將這類風景記錄在畫布上。上述的繪畫特色,在此幅《瀑布》中一覽無遺。 畫面中描繪瀑布自峽谷處奔流而下,峽谷頂部多用垂直線條來表達其高聳,到中後段則以橫線條去勾勒層層向上的岩石堆積貌。瀑布的周圍以黑色筆觸交疊形成空間深度,呈現瀑布侵蝕所留下的痕跡。旁邊的留白除了描繪峽谷岩石的外觀外,更作為通往瀑布的入口,營造出別有洞天、如世外桃源般的意象。 快速與力道是描繪瀑布的要點,席氏書法的筆畫力道在此幅畫作中發揮得淋漓盡致。岩石的粗獷與瀑布的湍急用粗硬的線條去作表達;峽谷上叢生的野草用彎曲柔軟的線條去描繪;水的不規則流動性則以黑白色塊去創造,以上皆呈現席德進在簡潔筆觸中不失筆墨韻味的繪畫特質。 出處:盧怡嘉,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約1979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