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人體

席德進的男性裸體素描,主要採用碳筆與簽字筆作為媒介,描寫人物的千姿百態及個性。其中將人物隨著由左上至右下對角線進行構圖的方式,在此題材中具有相當數量。當中人物有呈坐姿並將兩手支撐於地面、平躺上半身由手肘撐起,或匍匐於地面等姿勢,藉此使站姿以外的姿態,得以在直立長方形的畫幅中,盡其所能營造人物身軀拉長的效果。 此幅《人體》就構圖而言,人物位於左上朝右下的對角線位置之上,隨著對角線的傾斜,呈現雙腳伸直、雙手往後撐起上半身的坐姿,頭部仰天抬起,頭部、軀體與雙腳自然放鬆的連成一線。反觀兩臂手肘朝身軀內側靠攏,以及兩手上臂與肩胛呈M形的擠壓狀態,形塑出肌肉收縮的緊實效果。就線條而言,採用大量畢費(Bernard Buffet, 1928-1999)擅長粗黑筆直的重複性線條,尤其是肩膀及腿部,以此強化人物的陰影。再者,就色調而言,使用碳筆快速來回且筆觸輕盈的線條,為人物增加陰影,並留下些許空白作為亮面的營造。 整體來說,席德進在此經由畢費的筆觸與碳筆著色的技法,為人物製造立體感,在腿部肌理的處理上尤為成功,但仍屬於男性裸體素描表現的前期階段,極為依靠碳粉的上色,產生人體光影的變化。 出處:潘佳瑩,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76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