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山芋

素描技法在西方早期乃用來繪製油畫的草稿圖或習作,然而,席德進認為素描的即興性質強、表現畫家的直覺性,許多現代畫家們的素描,已不再是初稿的性質,而是獨立的繪畫了。在席氏各類作品中,素描占了二分之一以上,其素描作品中對動植物的描繪多屬小品,描繪植物的對象多為日常且具觀賞性者,經濟性作物如水果、香蕉、山芋稀少。席氏多以直觀的方式表現植物的形式與神韻,俐落地呈現「物」的特徵,呈現其素描基底。 此作原名《山芋》,然而由席氏所繪葉片之葉形、葉柄與葉基相連的部位,實應為姑婆芋。兩者雖皆為多年生的草本且為低海拔常見植物,造型上相近容易混淆。山芋葉形呈卵圓形且較小、葉柄連接處近葉片中心;姑婆芋葉形呈盾狀、葉面寬大、葉柄連接處近葉基部。無論是山芋或姑婆芋都是造型搶眼的植物。 席氏以碳筆描繪粗黑的輪廓線,全株以塗抹法將碳粉塗開,呈現不同的明暗色調,再繪製出清晰的葉脈,並於接近根部的莖施予較深的碳色,隨莖向上升碳色漸淡。挺直粗壯的莖,撐住寬大狹長易下垂的葉片,線條舒緩沉穩,整體畫面呈現略微垂墜的厚重感。 出處:陳千智,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約1976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