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台灣美術史論者蕭瓊瑞(1955-)指出,牛為席德進經常描寫的台灣動物,但鳥禽、貓、驢、馬等也是畫家別具一格的主題,猶如生活札記式的紀錄片段。 席氏曾於1970年代末期至1980年以水墨創作《鷹》,依此推測其以簽字筆簡筆速寫的《鷹》作品亦成作於此間。該小品畫作《鷹》,席氏以簡筆描寫停棲中的猛禽,頭胸腹側像與頭部特寫,呈現鳥喙基部寬大硬實且尖銳下勾強而有力貌;並藉著鷹眼的深眼眉凸貌,形塑深邃而銳利的觀感。 席氏的鷹系列作品,以歛翅的鷹為主。然而,在其日記中說道如何喜愛跳舞時,亦曾訴說:「你知道嗎?我是如何地想飛舞,飛舞才是我的真我,…」而其生活如鷹般的行徑,孤高而不結群、自由自在地飛翔,作品與行徑說明了《鷹》的形象與象徵意義,已成為席氏人格精神的表徵。 出處:陳千智,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