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台灣北部海濱是席德進1970年代時常造訪之處,在1978至1979年間以此風景創作一系列的水墨畫作品。此幅《山》從物像造型、色調分配與畫面組合,極似其北部濱海系列畫中的第一類型構圖,即以中國宋代巨碑式的黑色海蝕岩柱為主角,背景襯以綿延交錯的山巒,故推測此作為水墨濱海系列的草稿,年代上推斷為1970年代之間。 《山》為簽字筆構成的素描作品,採平視視角觀之,畫面由海面與山巒區分成上下兩半邊。前景為平靜的海面,遠景則是層層堆疊的岩柱與山巒。在線條勾勒方面,以多條重複的線條構成其輪廓,迅速描繪奇形怪狀的岩柱與和緩的山巒造型。在顏色配置方面,也快速以連續斜線為岩柱進行著色,也藉此識別岩柱與山巒的不同,同時因兩者在造型與色彩上互為相反,使得畫面產生對比的視覺動勢。 目前還未發現與該幅構圖與形象完全相符的其它媒材作品,然而相似者為1978年的水墨作品《濱海》。素描《山》特別關注於黑色海蝕岩柱頂端稜角的描寫,且喜於其多角的造型而不斷交錯疊加,為畫面增添一股生動活潑的氣息。 出處:潘佳瑩,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