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河邊

此幅《河邊》,呈現席氏畫作中經常使用的三分法構圖。畫面中心的野草叢成為此作的視覺焦點,其周圍堆置著大大小小的石頭,顯現出此地位處溪流河岸的環境。山脈向後推遠,以寥寥數筆勾勒出和緩起伏的地勢輪廓。山腳下有一矮小的建築屋頂,以簽字筆線條塗黑,暗示屋瓦的材質紋理。建築旁的樹叢亦僅以幾筆垂直快速的線條示意表現。中間的平原田野,則以幾條橫向的線條展現遼闊的空間感。遠方的景物,對比占據畫面中心的野草叢,呈現遠、中、近的景深效果。席氏曾說:「有風格的素描,呈現作者的性格、思想與感情。畫現代畫,應以新的素描基礎配合;那就是單刀直入的手法,重線條,表現得強烈有力的素描。」席氏風景畫作喜愛表現富地方特色的鄉間景致,不論是其素描畫或是其水彩、水墨畫作,皆不以技法表現為首要,亦不受限於規範,卻能忠實呈現其對於土地的關懷與情感。 出處:楊佳璇,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