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風景

1978至1979年間,席德進創作一系列取材於台灣北部濱海景象的水墨畫作品,該幅《風景》在構圖與物像造型上,相似於北台灣濱海系列第二種分類的布局,由水平岬角及三角形或波浪狀的山巒組合。然而實際與此系列作品詳細比對,在濱海景致的地形結構與相對位置上,與1979年描繪的水墨畫《海邊》完全符合,差異僅在於其取景範圍較小,且拉近景物與觀者的距離,因此推測本幅為《海邊》的草圖,創作年代應在1979年左右。 《風景》是以簽字筆勾勒的素描作品,海蝕地形後退至橫向畫幅的上半部分,並聚集於畫面右上角,而下半部分的留白作為海面。採用俯視的寬廣視野,描寫岬角平緩分佈與山巒疊嶂綿延。彎曲波折的輪廓線,形塑受海風海浪侵蝕的岬角及山巒,前景平靜無痕的海面,兩相比較下,表現岩石的動與海水的靜。透過《風景》窺見席德進在素描刻畫上的一氣呵成,同時得以知悉水墨畫《海邊》,是在原始濱海風景中的取捨並再次組合,非現場描摹的作品,保有席氏當時見此景象原始的風貌。 出處:潘佳瑩,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