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風景

席德進的風景畫,除了以大山為對象,沙洲、沿岸等一望無際的遼闊景致,亦是他畫作經常表現的題材。此幅《風景》,他以其偏愛使用的簽字筆這類硬筆的筆材進行繪製。畫面全幅,僅以上半部的兩道水平線條,劃分出陸面與水面的意象;畫面下半部,則以大面積的留白呈現,幾筆短促重複的線條,形構出廣闊草原的視覺想像。傾斜的線條,呈現草原受風吹拂而傾倒的姿態。岸邊是一排低矮如枯枝的樹,其造型姿態各異。枯樹前的水面,則以來回塗繪、具繪畫性的筆跡呈現,強調出水面波瀾流動的意象。整幅畫作,藉由水平構圖,營造出平遠的視野,亦展現出一股荒蕪蒼茫的寂靜氛圍。對照席氏的水彩與水墨畫,其經常以大面積渲染,取代繁複的繪畫技法,著重於意境的表現;其素描畫作,則以線條作為主要構成元素,不作肌理、色調明暗的過多經營,此亦呼應席氏於所說的:「中國畫的基礎是從白描、書法著手。…西洋畫的基礎是畫石膏像、人體素描,對光、影、面、體積的認識與把握。素描、白描,都是訓練眼的觀察,手的跟進。」 出處:楊佳璇,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