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人體裸男

男性模特兒望向觀者的目光,恰巧成為一道「觀看」進入被繪者身體認識的橋樑。對於畫中人物身體的探索與理解,因而產生強而有力的連結,介乎創作者、模特兒和觀者之間的互聯網絡,使得觀者成為非置身化外之地的盲從者,而是一個有意識地觀看者與被觀看者。畫中的模特兒雙手以置放在某一個平面的姿態,狀似撐起具體肌體量感的赤裸身體,並且在炭筆線條的描繪底下,透著軀體的造型,隱現出明暗炭粉塗擦之下肌肉起伏的觸感。此等視覺性的赤裸感知,在席德進親近式的模特兒素描中,得見其深厚情感的轉化。 研究者陳秀珠摘取英國藝術史學者肯尼斯・克拉克(Kenneth Clark, 1903-1983)研究中對於「裸體」和「赤裸」的觀點來探討席德進裸體畫的表現,指出:「在Kenneth Clark的研究中,裸體是以藝術披蓋的身體,赤裸則是轉變為美感之前的身體。其中,裸體是純粹的、無區別的符號,代表一種古典的再現方式,赤裸則是接近真實身體的一種表現,代表一個事件的發生。」陳秀珠觀察到此種由視覺向觸覺擴延的身體的再現形式,已非僅限於單一身體形式的被觀看,而是由被描繪者所牽引出的身體知覺的情緒性反應。這是席德進裸體畫中,特別是男性裸體繪畫作品,所隱隱傳遞著,力道漸強的一種身體感。 出處:陳美靜,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78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