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人體裸男

人體的速寫,顯示出席氏對於線條的鍛鍊,光線、身體結構的掌握,以及對人物表情的細膩觀察。席氏曾言:「畫現代畫,應以新的素描基礎配合。那就是單刀直入的手法,重線條,表現得強烈有力的素描。」 席氏於1978年有一系列三張素描,呈現上半身描寫、頭像特寫與全身性描繪,是以同一人物創作,呈現不同姿勢、角度的人像。在形體的轉折處以銳利的線條勾勒,在關節之處以近似直角造形來表現,運用較淡的碳色表達身體的陰影,利用線條的重覆堆疊所產生的立體感。席氏強調身體、肌膚的起伏變化,臉部側面的角度,他細膩地捕捉五官的特徵,掌握睡眠中人物的姿態。他表示:「作為真正的藝術家,一定要擺脫別人生活的圈子,踏進自己生活的底層,跟著自己真實的感受走。」席氏的人體素描,體現出他從藝專時期就專注於線條的鍛鍊;色彩層次上,看到他對於光線、體積與結構的繪畫語言的掌握,此外,他從個人經驗與感覺出發,捕捉到模特兒的個性、氣質與特徵。 從這些具有感官性的素描作品中,可窺見席氏在當時的保守風氣下,其壓抑的情感與同性的情慾,從男性身體創作中,他找到了精神的寄託與情感的歸屬感。 出處:彭康家,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約1978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