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農村及其勞動力為席德進長期以來關注的鄉土題材,「牛」則為其畫得最多的台灣動物,包括水牛與黃牛。他曾屢次至鹽水、北港參觀牛市買賣,亦於東部海濱撞見牛群過溪。除了於市集、水岸邊、田裡、農村街道上遇見牛,甚至工廠外的環境也偶遇牛隻。 畫作中的牛,席德進以簽字筆速寫牛隻側面與正面立姿,由於簽字筆具有無法修改的性質,藉由重複性的線條修正輪廓線以掌握其造型的準確。席氏素描作品中以人物像為主,而「牛」則為其描繪最多的動物。從水墨的素材了解其題材的變化,美術史論者蕭瓊瑞(1955-)研究席氏水墨畫提出,其晚期水墨反覆出現榕樹、牛、古屋、江畔、勞動者等基本形式語彙。席氏反覆地在不同情境下速寫牛隻,似乎也為席氏的水墨作品奠定對牛隻造型掌握力的基礎。 出處:陳千智,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79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