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陶凳

在席德進為數眾多的素描作品中,器物類畫作的數量雖較少,但其對於物件外形與細節的描摹卻格外精細。這反映出席氏投身於民俗古文物的研究與收藏精神。在席氏的《台灣民間藝術》(1974)一書中,收錄了許多陶器的照片,其中有件坐凳與此幅素描非常相似。而書中的器物也記錄了台灣民間古建築的歷史:「今天在幾處尚存的清代科舉,官紳富豪人家的古老院落裏,我們還可看到留下來的金魚缸。在他們後院的花園裏,還陳設著翠綠琉璃釉空花的花台。當你踏進他們古色古香的廳房,幾個陶器的坐凳依舊存置在古桌之旁。」 此素描的陶凳非一般常見的鼓凳外型,而是如同花瓶、花器般有長頸。頸為長方形橫帶,並連接上方向外鼓起、中間收起至底微翹起的曲線器身,器身的花紋部份,以塗黑反白的方式,表現陶凳的鏤空裝飾。 出處:林妍妏,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約1979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