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拖蔗車

畫面中的人與牛正奮力拉動左方滿載甘蔗的沉重拖車,農民與牛隻向前傾斜的身軀,展現出齊力牽引繩索的力量與動作。席德進以簡筆線條描繪動物與人物的形體,牛隻的輪廓以重複的線條予以強調,凸顯其姿勢的動態感,線條精實有力,下筆準確自信,呈著現勞動當下的張力。 此素描作品應為另一同年水墨作品《拖(蔗田)》(1976)的草稿,由該件水墨成品得知,此素描中人與牛以外的留白處,場景是在乾燥的田野中以及炙熱的陽光下,人與牛踩在紅土道路上,背後為蓊鬱的甘蔗田,表現出台灣鄉野燥熱氣候中的土地生機。同系列還有另一件素描作品,也稱作《拖蔗車》,不過畫面與此作稍有不同,人與牛呈現放鬆站立、暫且停頓的狀態,似正等待著再次動作的號令。 農人與動物在土地上勞作的場景已亙古延續,席德進著迷於這種純樸、原始的文化樣貌,認為它們經過千錘百鍊擁有深厚的底蘊:「我著眼著新的文化(世界性的)襲來,而把幾千年來中國優美文化的遺產替代了」在這般保存意識下,作為民俗傳統日常主題的牛隻與農人成為席德進畫面中的要角,畫家認為它們終將在工商進步下消逝,自己的藝術或能盡份心力,將之予以記錄留存。 出處:阮湘芸,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約1976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