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海邊一角(蘭嶼)

佈滿奇岩怪石的海岸景致除了台灣北部外,另一處為蘭嶼。在1979年左右,席德進描繪三幅蘭嶼海景的水墨作品,不同於另兩幅構圖,此作景觀的造型組合,與席氏1978至1979年時常描摹的台灣北部海岸系列構圖極為相似,尤其是分類中的第一類型,由似中國宋代巨碑山巖造型的數座海蝕岩柱作為中心,前景配置水平橫亙的岬角。 《海邊一角(蘭嶼)》採平視視角,畫面空間感透過海蝕岩柱與山巒的堆疊來經營。景物占滿畫幅,促使觀者與其拉近距離。就造型而言,全幅以飽含水份的筆刷,帶著墨色與藍灰色調,輪廓線皆蒙上淡淡的暈染效果,營造出近海景觀的濕潤空氣,也刻畫出海蝕岩柱的岩石紋理,為巨碑式岩柱注入一股生命力。就顏色而言,岩柱群後方的淺灰藍山巒在畫面中最為突出,其上緣水份充足並結合灰與褐色,散發幽微的橘色光亮,使得黑灰黯淡的岩柱群,帶有一絲溫暖的氣息。 經由該幅作品,席德進在墨色的使用上,運用濃墨與大量水份刷染,形塑海蝕岩柱群巨碑式造型的體積感與氣勢,同時掌握水份及墨色的暈染擴散關係,構成靜止畫面下的躁動感,藉此形成協調平衡的律動。 出處:潘佳瑩,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79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