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海邊屋

《海邊屋》的主題和構圖方式,令人想起席德進1971年的《孤屋》。畫面前景的陸地上矗立著黑瓦白牆的房子,房子的後方以平筆橫塗的筆觸,刷出遼闊的海平面空間和遠景的沙洲。席氏在這幅畫裡所展現的筆墨線條,顯得相當地明確而肯定。尤其是在描繪房子的部分,他以較乾的重墨勾勒出房子的屋瓦和外形,走筆之處留下飛白渴筆的痕跡。線條表現的快速而剛直,與底層的墨色或是線條的交界處,交織出恰到好處的暈染效果。房子的立面僅以三條直線畫出左右對稱的窗戶,其餘的牆面直接留白,與屋瓦和後方寬廣的平面形成色彩上的黑白對比。前景的陸地略以茶色刷過,在一道留白的交界之後,與中景的灰藍色漸次交融。中景之後則以灰藍及淡墨為主要色調,靠近畫面上方一道較寬的留白,向右與畫面上緣交接,暗示出更往後延伸的景深空間。席德進在這張畫中,用幾筆大刀闊斧式的大筆觸,展現了畫面中海面和沙洲的空間處理,顯示出他對於這類平遠空間往後推移的主題,手法表現的純熟。畫面的色調也趨於穩重,中墨形成畫面的主要基調,加以重墨作出重點式的描寫(屋瓦、門窗),和幾道留白的空間處理,形成了中灰色調間,幾處引人注目的效果,並成功營造出屬於席德進個人獨特的繪畫語言。 出處:蘇珉萱,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78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