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1970年代後,席德進開始進行中國水墨的本土化探索。其水墨創作多不含皴筆,將中國傳統「以線整面」的理念予以擱置。此外,他亦打破傳統水墨畫中有「骨」(皴)、有「肉」(染)、有「皮」(輪廓)的構成形式,以水墨暈染表現和沒骨技法,體現出自身的現代國畫風格。 《閑》一作,相較席德進其它水墨畫作品,墨色偏淡,如直貫畫面的兩棵樹幹,雖然暗藏著畫家一貫的書法式筋骨,並藉著運筆的快、慢表現樹枝的粗細變化,卻因為淡墨的使用,導致視覺上不若其它作品的線條一般沉著有力。虛實表現間,搭配畫面下方以沒骨法處理的散步牛隻,和席地而坐的人物形象,予人一種閑情風味。 席德進的水墨畫從中國書法的蒙養上擷取筆墨精華,同時交融了台灣民間藝術的活水,以及藝術家對歷史文化的深情,他的水墨畫充滿人文關懷的精神。 出處:林祖詒,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79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