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屋(墨色)

台灣民間藝術一直都是席德進創作中很重要的區塊,描繪風景、街景畫中,古厝、古蹟的形式,屋簷、門、窗櫺、磚瓦的樣式等等,一同被列入需深究觀察、記錄細節的一環,在席德進的水彩、水墨畫作中一一展現。 席德進以濕潤、粗黑的線條,勾勒出屋頂、屋簷及門框。他以短勁簡筆的方式,描繪出磚牆堆砌的結構,將中國書法力道加入畫中,呈現書法中鋒的渾厚,方正不僵硬。後方空間以細線暗示進入屋內的空間,畫面整體雖無晚期水彩畫大片暈染的方式,但飽含水分的墨筆框線,一筆而就,從磚牆、門框中可看出墨色濃淡間層層遞進的變化。俐落筆法呈顯席氏運筆之氣韻、揮毫之魄氣,形構出整體空間深度、屋宅份量的效果。 在席德進〈台灣民房造型〉一文中,提及「對稱的秩序是一種美、一種安定感,曲線具有忍讓的特性,順暢、舒展、不緩不迫的氣勢中,有一種懾人的美感。」反映出席德進在鄉土追尋的路上,之於古建築的內在豐厚情感。 出處:徐翌婷,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