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屋(墨色)

《屋》為席德進晚期的作品,畫面整體僅以簡潔的墨色線條繪製,透過墨線與運筆的變化,勾勒出建築的屋頂、屋瓦、牆面等造型。《屋》為一合院建築,其屋頂山牆處的曲脊與垂脊銜接處,屬於閩南式建築中最常見的「方形馬背」形式。屋頂形式的差異,一方面可作為屋主家世、社會地位的象徵,同時亦帶有渾厚、富力度的造型美感。 席德進於1977年訪問金門,也展現了其對古屋的熱愛,之後更於《藝術家》雜誌刊登多篇台灣古建築的文章,不僅探討了建築形構與機能的問題,也在其中發掘建築藝術之美。此畫作雖僅以線條表現,但仔細觀察,線條本身蘊含粗細、濃淡變化,顯現席德進領略自書法的影響,將運用畫筆的不同筆徑,再以墨色本身表現韻律感,營造出整體畫面的氛圍。 出處:謝博勻,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77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