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孤牛

1970年以後,席德進的風景畫取材,已由原來的街景逐漸轉向描繪郊外的自然風光,這樣的轉換誠如他自己所言,是心境的轉變。此一轉變可見於其藝術創作開始聚焦在中國傳統水墨畫的形式探尋,企圖對中國現代繪畫注入新元素,並開創新風貌。 《孤牛》一作採取類似中國傳統山水畫之「一河兩岸」的構圖方法,並嫻熟地運用各式水墨筆法,經營前景物像。包括從牛的身上可以看到渾厚的書法筆跡;以精準的淡墨線條來刻畫石塊群;樹幹則體現出了強勁的書寫力道,從花和葉可見墨彩融合的技法使用。 席德進打破傳統水墨畫中有「骨」(皴)、有「肉」(染)、有「皮」(輪廓)的構成形式,開創式地揉合東西方藝術元素,以獨樹一格的水墨暈染和沒骨技法,體現出自身的現代國畫風格。 出處:林祖詒,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79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