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樹與屋

席德進自幼就對藝術相當有共鳴,求學階段也不停歇的精進自己的技法,並朝藝術創作領域發展。席氏就讀於國立藝專的時期更是受到充滿藝術氣息校風,也因著校內人才濟濟,在諸多思想具創新路線的藝術家引領之下,席氏接收大師們之氣集於一身,有更開闊的視野。 在席氏的水墨畫作品中,以風景為題的描繪居多。此幅《樹與屋》一作中的古厝以粗筆勾勒,鄰近古厝旁的幾棵矮木是濃墨的筆畫,其餘大多數的巨樹、山坡或山脈都是以色彩堆疊或直接暈染,河水則是以留白的方式表現。《樹與屋》作於1979年,其水墨創作多不含皴筆,打破中國傳統水墨畫中應以有「骨」、有「肉」、有「皮」的構成形式,取而代之的是沿用水彩畫的著色法,以灰色暈染構圖,再將各種色料上色,產生一種朦朧的灰中透著光亮,有別於水墨畫以墨為主,其表現方式使畫面更有餘韻。 席氏曾說:「生命若是重複,就是浪費生命。」對其來說他要畫出的作品,是以當時對自然的捕捉而繪,並非不斷臨摹以前古人的大作。此時期,他的作品中更能感受其多元嘗試,無論是色彩、技法或構圖等,都別有一番新風格。 出處:李怡儒,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79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