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濱海

1979年以後,席德進以台灣北部濱海風景為題材,由於此地還尚未被完整開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席氏驚嘆不已,因此構成了席德進水墨作品的另一個高峰期。這一系列的作品,大多為描繪山與海之間的空間表現,呈現各種不同大小遠近的構圖視角。 此作中,黑灰色的山岩轟立於岸邊,背向陽光的山岩與遠景的岩石交錯於畫面的正中心,形成山脈綿延無盡、一字排開的景致。海岸的青灰色與遠景之山脈融為一體,調和了岸上的褐色與山岩的黑灰色,構成有錯落有秩的對比,亦達成了構圖的平衡。若觀察席氏同系列的畫作,可發現他慣用「平視」的角度來描繪山水,彷彿欲傳達人與大自然為相互對等的關係,透過這樣的視角與顏色的表現,也形成了微妙的背光效果。 此次北宜之旅給予席氏感觸至深,在濱海的橫貫公路上,席氏回憶到:「這五天來所看,所聞,我接觸到的無不是我們的兄弟用血、汗,滴在這條艱辛的橫貫公路上,在每一寸的泥土裡,都包含他們對生命的熱忱…為的是要活得更真實,活得像一個中國人。」從論述也可以看出,席氏作畫期間所關注的心境與背景。 出處:黃歆,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79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