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1970年代以後,席德進投入了大量的水墨創作,他的水墨畫大多不含皴筆,少用「以線整面」的理念,而是採較接近水彩畫的技巧。他將所需要的各種顏色加水,調成接近灰階(或使用中墨)的顏色再予以塗抹,於畫面中呈現出灰色調中透露著些許顏色的效果,尤其是筆尖刷過之處,經常帶有比較容易辨識的色彩。《舟》這件作品,以平刷的筆觸帶出水岸邊的遼闊,採用三段式的構圖。中景部分微微傾斜的一道留白,承載著兩艘小舟,上頭依稀可見漁人以及幾根立起的竿頭,這類描寫江水岸邊遼闊的疏遠景致,顯示出一份亙古蕭條、大地蒼茫的永恆境界,是席德進自1970年代頗具代表性的水墨風景作品之一。畫面被一道留白的水面給一分為二,留白水面的前後景色則被包覆為淺黃色,是整幅畫裡唯一醒目的顏色。值得注意的是,席德進仍然在作為主角的景物上使用最深的墨色,這是他慣用於強調主題的方式之一。其在前、後景的空間處理上,擱置了無論是西方或傳統水墨中,慣用以前濃後淡的色彩(墨色)使空間往後推延的表現方式,反之以在接近主題的部分用較重的顏色(墨色),讓觀者的目光在聚焦水面上的小舟後,隨著後方一抹深色的水岸,穿透於畫面的最深處。 出處:蘇珉萱,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71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