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牛車

1952年,席德進北上專職以作畫維生,將台灣地方風情作為主要描繪的對象。此幅作品《牛車》畫面中以細黑且重複的筆觸勾勒出牛與農民的輪廓,與車相連的繩則以乾擦筆觸快速帶過。拖車與貨物,以較為乾燥的墨線表現木紋質地,並以土黃、橘、褐等大地色系等塊狀堆疊出明暗。在同一基調中,將人與牛的膚色、斗笠、牛車及大地等作出更多種細微的層次。地表則以乾擦的墨線交錯,滲入些許的藍、綠等作彩度上的點綴。畫作整體氛圍平實而祥和,彷彿身處現場目睹著行進中的農民常事。畫作氛圍所展現的中庸內斂與樸拙之美,好似將中國文人畫的精神與台灣風土民情相互融合。此時席氏的水墨風格尚處於摸索的階段,雖與晚期返台後同樣以本土民情為描寫對象,所行的筆法或大片暈染等創作觀念則大有轉變,如同席氏風格形成前的根基。 出處:陳佳欣 ,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54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