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山水

此幅彩墨山水,席德進吸取西方藝術的色彩融合中國水墨畫,運用大量的顏色與墨色,以平遠的視角,將前景、中景和遠景的景物描繪出來。 在遠景的山石,運用中國山水的皴法描繪,各種大小的筆觸暗示著岩石上的青苔與樹叢;前景的樹叢,以重墨表現,中景保留空白的部分,從前方延伸到後面,並運用透視法,將河川的視野描繪出來。河川的源頭遠遠地消失在遠處,使觀者有無限的空間想像,右方遠處有樹叢以較淺的墨色表現;遠景則是山巒層次,席氏不具體地刻畫景物的細節,以「意象」的方式,表現出中國水墨畫的意境。前景兩位有互動的人,感覺像在對話,戴著斗笠暗示著居民,增添畫面活潑生動的氛圍。 席德進認為:「用現代的眼光回顧中國傳統美術之後尋得路徑,取東西之長。」並找到自己的繪畫語彙,讓自己的創作與生活結合。他認為應該使國畫的色彩更為豐富,轉化為東方繪畫的語言,不再是千篇一律單調的赭石、花青、石綠幾個原色而已,讓中國水墨現代化,賦予更多元的色彩。 出處:彭康家,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56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