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山水(船)

席德進的老師林風眠(1900-1991)曾教導他「在自然中去抓些東西出來」、「不要畫得像學院派」,所以他不因循傳統方式,試圖跳脫傳統框架。他認為傳統水墨構圖的佈局都雷同,所以改以自己的理解重新組合景物,藉眼前景物入畫。席氏認為,老師林風眠的山水畫中所表現的粗獷與豪放,與漢唐文化一脈相承,本質上具有民間藝術的品味。此幅《山水(船)》,畫面中的樹木,席氏運用線條勾勒出樹幹與樹枝,利用粗細不同線條的交錯、深淺不同的墨色,描繪出每一棵樹的獨特姿態,將樹木賦予獨特的個性與造形,成為深刻動人、富有生命力的景物;左邊延伸到畫面中央的樹叢,他以垂直抽象化的筆觸暗示著茂密的樹叢,以簡單的黑線勾勒出平房,平房與前景扎實線條的樹木,有前後的空間感層次;中景的船隻,以簡化的線條,將船的結構表現出來。右上方兩隻飛翔的禽鳥,暗示中央細長形狀的墨色是河中的沙洲;遠景則是深淺不同濃淡墨色的山巒,山巒旁邊暈染的淡墨效果,使畫面整體呈現出霧氣氤氳的氛圍。 出處:彭康家,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75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