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戴戒指少女

席德進在1948年來台初期,懷著類似高更(Paul Gauguin, 1848-1903)之於大溪地南洋文化風情的嚮往熱情,更在〈我的藝術與台灣〉中表達因南台灣鮮豔的風土,激起了對色彩的覺醒,並認為強烈的色彩正能表現台灣亞熱帶景物風土的原始風情。 《戴戒指的少女》為席德進1955年所作的人物肖像,屬於藝術家探索色彩與水墨之間運用的創作。其人物與線條運用,接近林風眠(1900-1991)的仕女圖的古典人物樣式風格。色彩部分雖然運用亮紅、亮紫等顯眼的色彩,但在結合背景與服飾中以細碎、裝飾性的筆觸後,反將整體畫面塑造為充滿古典人物畫的優美。 在一般對傳統水墨創作的認知中,過於鮮豔的色彩是被忽視甚至認為不夠風雅的。因此,如何突破色彩於水墨運用的框架,是自林風眠起許多致力改革水墨畫創作者所鑽研的議題,席德進在離開歐美歸台後,亦投入這個改革水墨繪畫的探討之中。 出處:陳厚合,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55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