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鷹》為席德進晚年作品,該年八月罹病的席氏入榮總開刀。《鷹》在藝術家描繪的題材,或素描、或水墨,皆有一定的數量。早年席德進的活力、熱情被形容作奔放美麗的孔雀,而孤鷹亦屬後世用來象徵藝術家的形象之一。 此幅作品在紙、筆、墨、硯俱足的狀態下,在特別強調「現代畫就是速度」,思考「國畫如何現代」的席氏,歛翼的孤鷹棲身在獷悍的粗大樹木上,綴以線條展現力度的叢草,靜態之中似企盼鷹身能夠展開雙翼翱翔,但一向被視作擁有銳利眼神的物種,此刻彷若收起一層倨傲,但仍自信地兀自挺立著。 席氏曾於前一年1979年,前往香港會晤林風眠(1900-1991)老師,師生相談使他再次確認在線條、素描上的錘鍊至關重要,《鷹》的系列作品儘管鷹身隨著刻畫動物的毛髮而在技法上製造出細碎的表面起伏,使之栩栩如生,但從鷹眼、鷹喙、鷹爪,再度點出席德進的風格──以黑色粗線輪廓精準掌握描繪對象的特色處,而《鷹》的墨色層次與彩墨的運用分野穠纖合度,也讓遠觀、近看,俱是韻味十足。 出處:陳威儒,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80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