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木棉花(冬天的樹枝)

席德進(1923–1981),四川省南部縣人。1948年杭州國立藝專畢業之後渡海來台。晚年學習書法並探討水彩畫的新風格,最後選擇以台灣山水與台灣花木作為主要題材;〈木棉花(冬天的樹枝)〉即屬他個人風格成熟時期的水彩花卉作品。 〈木棉花(冬天的樹枝)〉全幅以中國毛筆繪製曲線,黑色枝幹,粗細長短,彼此交纏,婀娜多姿,截然不同於席德進壯年時期受畢費(Bernurd Buffet,1928–1999)影響的方硬直線造型。他運用水彩渲染技法模擬中國傳統寫意花鳥畫裡的筆趣墨韻,確實水氣淋漓,卻也結構分明而不失於造型渙散;這或許與題材的選擇有關。他以冬天的木棉樹入畫,枯枝敗葉;落寞寂寥的氣氛,隱含了傳統文人畫的情懷。關於這點,席德進說:「遠離城市的紛亂,人世的干擾,注視著那空蕩的河水而出神。我畫上色彩少到了極點,不再是五彩繽紛的世界。寥寥幾筆,顯得既空茫,又蕭瑟。幾乎把人世都否定了。我突然發覺我掉入中國文人畫的圈子,這還是我前兩年所反對的。」雖然席德進的這番自述更可能是針對他的台灣山水風景畫而發,卻也能在他的水彩花卉作品中看到相同的意蘊。 出處:施世昱,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2。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75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