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太師椅

所謂的太師椅,為台灣早年的一種古式紅木傢俱,在台灣的古老農家或是富豪住宅中的正廳堂或房中可以見到,在《太師椅》的畫面上,中心位置描繪了一張太師椅,背景十分簡潔,刻意凸顯民間藝術之美,其筆法主要運用濕筆,向上再疊加一層濕筆的方式,使得水分擴展,呈現鋸齒、流滴狀的痕跡。關於太師椅此種民間藝術題材的描繪,可由1962至1966年席德進遊歷歐美的經驗談起,1963年席氏在巴黎時,曾到收藏中國美術品的居美(Guimet)博物館研究中國藝術傳統,同時,他也看遍了西方大師的經典作品,由此席德進體悟到「多看人家,自己才會出現」,因此他認為自己應當回台灣,去畫一些可以表現出我們這一代人的感受,回台後,他便開始四處寫生,致力於保存這些正在消失的民間藝術與傳統建築,《太師椅》雖未紀年,但應是在此背景下而創作出的作品。 出處:陳嬿晴,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