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桃花

席德進曾提到:「今天我要給予『花』以新生命,再創造,用中國人的『現代眼』去觀察,以不同的題材去表現,看看是否能將這傳統的主題,賦以新意義。」席氏著重以寫生表現風景畫作的臨場感,其於1970年代的花卉畫,亦延續此概念,將生活中所觀察的植物,取代傳統水墨中的梅、蘭、竹、菊,並重新關注水墨書畫的筆韻,將其融入以水彩表現的畫作中。《桃花》一作,他以黑色線條,勾勒植物枝幹,並結合渲染技法,製造暈染效果。滿樹盛開的桃花,以色調濃淡不一、細碎濕染的筆觸呈現,背景則以留白處理,凸顯植物伸展的形態與繽紛的色彩。其線條帶有書法筆勁,濕筆色調則富寫意精神,留白畫面具虛實空間感。席德進以寫生觀察以及中、西繪畫技法的結合,開創傳統花卉畫之新局。 出處:楊佳璇,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