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1968年席德進體認到水彩與中國傳統水墨畫的關聯,他於來台之後開始思考傳統與現代的關係,他勤練書法、水墨,從筆法中汲取墨韻精神。在席氏的晚期作品中,油畫作品較少,過去大塊面筆觸、強烈色彩的風格也不再顯現;在水彩畫方面,他運用了接近水墨暈染的技法,藉此傳達出不同於西方繪畫的美感。 此幅《田》應為席氏晚期畫作之一。山間以紫灰藍為主色,層層疊染色調,水氣飽滿地籠罩於田野之上。前後兩座山以深色區隔,前景田野阡陌縱橫,席德進以草綠沾些許墨的線條描繪。畫面不因大量深色暈染而沉重,而是透過渲染中留有的柔和層次,推疊出細膩的光影,流動的空氣存於淡色留白間,階梯式的田野與山融合成一體,令人心曠神怡。 綜觀席德進晚期畫作,可觀察席氏擅長以水墨特質傳達出幽玄、寂寥、樸拙的氣息,在變化不定的現實中感受到生命恆常不變的奧秘;在寂靜與哀愁中體會到更深沉內部的情感;在空無一物的貧乏中領悟到無限深遠的隱逸,表達出其面對生命狀態的精神、態度。 出處:徐翌婷,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