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山水

水彩畫具輕巧方便,適宜移動的便利性,是熱愛寫生的席德進常用的媒材。從早期喜愛鄉村景色,構圖複雜,用色強調寫實感;直至旅居國外,轉向以線描輪廓,塗刷色面,但多留白的表現手法;時至晚期,席氏的水彩畫顯具中國水墨畫的韻味,跨足水彩與水墨的思考。《山水》一作,雖年代不詳,但可見其對水墨與水彩兼容的嘗試,放棄輪廓線,直接大筆渲染出層層交疊的山巒,藉由近濃遠淡的手法,展現剪影般的山群與排列式的的空間感。整體顏色以墨黑色為主調,融合棕褐、灰白作山巒光影變化,相較亮眼的茶綠田園,則為畫面前景焦點,引導視線由近而遠,隨白色水面蜿蜒,望向遠山的霧氣朦朧。 「假如我們不是那麼狹義地去解釋水彩畫,我們何嘗不可以說中國宋代的潑墨畫法不也是水彩嗎?所以不同的,是中國畫以墨為主,以墨當色吧了。」,水彩之於席德進,與水墨同有掌握水分的基礎技法,水彩渲染揉合水墨沒骨法,構成左右延伸的山巒或海面,常見於席德進晚期水彩作品,並以近似國畫淡漠暈染的溫潤統合,是畫家對「水份」與「墨色」靈動的掌握。 出處:林芳多,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