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農忙

席德進於1948年來台後,任教於嘉義中學,始為台灣亞熱帶的自然風光所著迷,至1952年前往台北決定成為一名職業畫家前,這段時間他常在鄉野間以水彩紀錄下南台灣的農村風光,《農忙》便是一例,除了署名與紀年外,並特別標示出所在之地為嘉義。 作品將焦點放在四位頭帶斗笠、肩挑負著籠中農作的扁擔,於泥土路上靜默行走著的農人。前方為綠草,遠方的景致似是陰鬱的高大樹叢、抑像是滿佈綠蔭的山丘,兩者皆以草筆、模糊的輪廓帶過,僅人物、電線桿、及畫面最右方的小木橋一角有鮮明的輪廓,穩固了畫面的架構。前景表現綠草的短筆,快速上下乾刷;遠景大片蔚藍,在水彩筆的沾染下,水份擴散、也帶著些許泡沫點粒;中景與天空同色,在地平線交界處,即人物與路面的周圍施以淡彩,較透白的色面彷彿是土地中的水氣正上升,而天空中的水氣向下擴張,因而整體畫面產生了南台灣氣候燠熱之感。由此可見對於地方氣息與色彩,席德進的快速捕捉、生動描繪。 出處:阮湘芸,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50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