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籃球場

席德進自1948年來台後曾至嘉義中學擔任美術教師一職約莫三年,1952年才辭去教職前往台北。1950至1952年間,席德進受到學生的影響,嘗試捨棄過往所學的繪畫技法,以更純真、直覺的眼光感受自然,創作出一批主要以寫生描繪南台灣的亞熱帶風情的水彩畫。這幅《操場》便是創作於此時期,此作中不見複雜的畫面構圖或是斑斕的色彩,主要以單一的色彩描繪特定的景物,譬如前景的柵欄以相同的黃棕色描繪,幾乎與操場中泥土的色彩一致,而畫面中所有的植物也都以統一的群青色為主,不過在技法上卻有不同的表現方式,譬如遠方的椰子樹以簡單的點狀筆觸,構成葉羽成倒三角形之貌,在樹心與樹幹的交界處,以局部的渲染表現不同植物組織之間色彩的過渡變化;而在畫面右側以玄黑的線條勾勒籃球框的架構,一旁的龐然樹木,則以乾擦的紋理表現枝幹的質感。雖然這些技法的使用在畫面上仍顯得各自獨立,帶有「習作」的性質,但《操場》中可見在藝術家早期的創作生涯,以質樸多變的技法,試驗創造不同景物的造形與質感。 出處:黃皓妍,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50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