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屋後

1952年席德進辭去教職,從嘉義前往台北為人繪製肖像,專職為藝術家,此作正是席氏帶著青澀的藝術理念,摸索變化的階段。《屋後》主要描繪簡樸住家一隅,屋旁的竿子晾著衣物,與樹木相依的場景,於淺褐色調背景中以淡藍暗示著遠景的山形,勾勒出純樸的鄉村與自然和諧的日常景致。在嘉義任職美術老師時期,席氏經常帶學生外出寫生,也經常與學生們各處探訪,他曾說:「我最愛台灣那些鄉村小鎮,接近自然給我的自由的畫法,我瞭解了台灣在夏天的色彩是如何地光輝燦爛,才知道那些樹是多麽有力,那雨後的落日雲彩帶著溫暖、柔潤、樸實的村莊、人物…我的畫與別人不同大概就在此了。」席德進來台後,受台灣熱帶景致與生活的吸引,使他逐漸脫離原本的畫法,不變的是,與其師林風眠(1900-1991)共同尊崇「追求自然」的作畫意念,體現了他從自然中萃取出的性格與風光。 出處:陳佳欣,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52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