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人力車

此畫作《人力車》繪於1953年,是席德進來到台灣的第五年,從一個帶著學院繪畫語言初出校園的青年,歷經亞熱帶風土景觀的初經驗,席氏嘗試著跳脫過往學院習氣,以自然為師,摸索著適切於這片土地的個人表現語言。大量的寫生、觀察、試驗,是其建立自我風格的途徑。北遷生活環境的轉變,讓席氏的題材從鄉野自然的牧歌描繪,開始加入城市的建築街景。 描繪日常生活的某一瞬間,樹木扶疏的街道上正有人拉著人力車行經深宅大院前,全畫的重點聚焦在以簡筆數筆勾勒出來的人力拉車上,反映速寫紀錄的當下捕捉。關於水彩畫的作畫經驗,席氏曾撰文寫道:「有些景物是轉瞬即逝的,我們就得先把它抓住,把那些不動的留後來畫。」從畫面處理推測,人力拉車抓住了席氏的視線,他以路面、電桿和街樹界定出人力拉車的位置,快速捕捉人物行動姿態,再進行宅院建築樹木的印象描繪。線條勾勒物形再加之色面渲染,讓描繪對象成形,形成水氣暈潤的空氣感;明暗對比和色彩濃淡的交互運用,以及藍、綠為主,少部分點綴褐色調的對比,構成整體輕快的節奏。 出處:朱珮儀,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53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