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風景

過渡至台北生活的日子,席德進決心要專一地作為一名藝術家,創作變成他生活的重心,在這系列關於建築與街景畫中,其從野獸派(Fauvism)中汲取原始性的粗獷及簡練,運用色彩鮮豔、奔放灑脫的筆觸,粗黑線條的勾勒形狀,造形簡潔有力。 此幅《風景》與同一年的作品《麵攤》、《街》、1959年《屋景》之間相互參照,畫面中皆以色彩概略施加後,再以強烈剛直的輪廓線,區分建築物與人物間的關係。不僅是背景、房屋、人,種種在畫面中的事物,皆混雜了兩種以上的色彩,以左方的房屋為例:橘、藍、綠、紫、咖啡、褐色相融共存,靜態的水彩寫生中,多重色彩之間的相融又不受輪廓線條所限制,亂中有序的表現更顯活潑。畫面中來往的人群、佇足於商店前的牛車、屋內屋外間人交互流動,透過席德進多彩的畫面鋪陳,拼湊出街道豐富的樣貌,傳達出台灣市井繁榮、熱鬧喧囂的意象。 出處:徐翌婷,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57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