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椰樹

席德進1950年代的水彩風格,是以高彩度與高明度色彩的表現手法,表現其受到野獸派(Fauvism)馬諦斯(Henri Matisse, 1869-1954)與畢費(Bernard Buffet, 1928-1999)等現代藝術畫家的影響。1950年代是席氏生命中很重要的轉捩點,1948年任職於南台灣的嘉義中學,1949年到1951年,受到學生寫生的作品的啟發和感動,開始拋棄過去所學技巧,以真摯的眼光觀察自然、體悟台灣海島型氣候的景色。整幅畫,席氏運用快速的線條,勾勒出前景的草坪色塊與椰子樹的外形輪廓,席氏未著重於透視法與立體感,他運用黑線勾勒的筆法描繪建築物與樹木之外形,並在黑線裡填入各種色彩,具有馬諦斯色彩的平面性。畫作中的建築,為現今的監察院廳舍(日治時期的台北州廳),馬路仍是當時的三線道。整幅畫,席氏運用直覺性且富節奏感的線條,快速地捕捉眼前的景色。他拋棄學院的束縛,運用觀察寫生的方式,找到自己直觀自然的方法。 出處:彭康家,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55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