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風景

席德進自來台至嘉義中學教書起,便對嘉南地區的民俗風景產生極大的興趣,更開啟了對於描寫台灣自然景物與傳統文化的熱情與寫生創作的習慣。從其自述〈顏色藝術的啟蒙〉中可以探知席德進對於周遭環境觀察敏銳且勇於嘗試不同的藝術創作,更是奠定他未來對於藝術創作追求創新與實驗的基本要素。 此作是席德進來台約十年後的創作。他以層疊的遠山為背景,使用文人畫中點景的技法,運用慣用的黑褐色短筆觸,描繪中景的煙囪與近景的開採人物與推車的運行動線,延綿成連貫的S形使畫面產生動感。 席德進後期創作中,經常使用深色短筆觸描繪主題的外部框架,搭配彩度明亮的色彩,使整體畫面主題存在感強烈。此階段雖尚未成形後期常用的創作技法,仍是實驗性的寫生練習與訓練,但對於繪畫的技術與創作技巧,已初步具備日後的創作形式。 出處:陳厚合,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57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