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風景

席德進在〈我的藝術與台灣〉中曾自述到,在來台後因南台灣鮮豔的風土文化,激起對色彩的覺醒,更直言強烈的顏色表現,是最能表現台灣亞熱帶景物風土原始風情的。 此幅《風景》是席德進來台後對於色彩進行試驗的作品,不同於席德進日後喜用類似畢費(Bernard Buffet, 1928-1999)的深色短筆觸勾邊創作,畫面中的人物、樹木、路徑與房屋皆以豐富且不同的顏色描繪輪廓。而整體觀之,畫面雖然使用許多不同的色彩,但因為表現主題較多,無法呈現如野獸派(Fauvism)或印象派(Impressionnisme)等鮮豔用色下主題強烈的視覺感。除了樹木使用較多層次的綠、紫與黑色進行描繪外,作為背景的紅瓦屋與民眾,其色彩較淺,使觀者的視覺重點停留在中景的樹木上。相較於席德進日後的藝術形式,多為色彩強烈主題明確,此作品在用色與構圖上都可以說是席氏的試驗練習之作,雖尚為成熟,但仍展現對台灣風情中的熱情與努力。 出處:陳厚合,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57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